您好,欢迎访问东莞市华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管理文章>2016实体店阵亡名单!值得思考
2016实体店阵亡名单!值得思考
日 期:2016-12-24 16:51:36
作 者:华拓咨询管理部

 

               

 

前言

铁打的地段,流水的店。关店,或意味着悲情退出,或意味着断臂自救,或意味着重心转移,或意味着斡旋调整。不管是刻骨铭心的教训还是以退为进的战略,时代确实已经变了,全球范围的零售大洗牌正在上演。

  百货篇

1、梅西百货:关店加剧

2016年梅西百货在美国已关超30家店,涉及到加州、纽约、德州等多个州。在这些商店关闭后,梅西公司名下目前还剩730家门店。
   
自我剖析:上述变动是梅西百货今年成本节省计划中的一部分。据悉,节支目标为1.4亿美元。节省下来的资金或将被用于大力拓展电商业务及折扣百货业务。

外界评价:梅西百货高峰时有850家门店,目前受电商影响在走下坡路,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梅西的中国战略同样不成功,已失去进入的最佳时期。

2、西尔斯百货:掉队中

2015年关了235家店,成立于1893年的希尔斯百货曾经是美国最好的百货之一。2016年关店近80家,中报显示,亏损已扩大至4.71亿美元。

自我剖析:关闭这些店面帮助其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激增5000万美元左右。电商是导致的原因。

外界评价:败在粗糙陈列及细节打造,思维老化不求上进。

3、万达百货:变革调整

2015年关店46家,关闭济南、唐山、江门、温州、荆州等多个地区的严重亏损的门店,2016年继续关。万达百货业绩目前已从万达年中报中删除,目前形势当然不言而喻。
   
自我剖析:随着购物中心和电商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大型零售业态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冲击,一些万达百货店出现了亏损,对这些百货店进行调整是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万达百货的调整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制宜。

外界评价:近期做加法甚至做乘法的转型投入太大,中短期内转型效应不彰,而传统的万达模式已触及天花板,不得不断臂求生做减法,关闭拖累现金流的一些部门。

4、塔吉特百货:变革调整

2015年退出了加拿大市场,201511月初宣布3个月内关13家百货店。塔吉特百货是美国第四大零售商,全球500强第33名,在美国47个州设有1330家商店。2016年一季度综销售额同比下滑5.4%,远低于市场预测。
  
自我剖析:因应购物模式的转变而增加在线销售的投入,同时结束亏损业务以维持盈利能力,增加全球中小型门店的投入,加大对科技、供应链和存货管理的投入。

外界评价:习大大访美时提到过,特色是和众多时尚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合作,打造有价格优势的独家款。目前仍需调整面对当下全球零售大变革。

  奢侈品牌篇

1Zegna:奢侈品牌关店王

Zegna公布的2015业绩利润大跌,同比跌幅21%,净利润更是下滑45%。目前已成为奢侈品牌关店数量榜首,2016年关店15家。

自我剖析:目前中国男装奢侈品市场急剧下滑。

外界评价:由于奢侈品市场增长急速放缓,而成本依然高居不下,特别是中国过去10年对奢侈品在租金方面的优惠甚至免费政策已经逐渐取消,中国商场建的过多,奢侈品集团纷纷被迫重组门店结构

2、香奈儿:严控中开启电商模式

香奈儿中国门店数为11家,是最多店铺时期的一半。

自我剖析:2015年整个大中华区的奢侈品牌都不太好过。目前已推出全球性电商网络,旗下子三家Metiers d'Art高级手工坊(包括手套工坊Causse、制帽工坊Maison Michel以及BarrieKnitwear会单独开启电商渠道。

外界评价:香奈儿仍然是家私人公司,有一贯的品牌特质及影响力,早已进行变革调整,中国市场则在严控中。

3Prada:一路下滑

Prada2年在中国关了16家店,2016已关店4家(包括Miu Miu)。

自我剖析:Prada将充发挥畅销款的作用,提高新品、新款的发布频率。亚太开店策从大幅扩张到关店保守,目前降价压力加大。

外界评价:净利暴跌,股价都达历史最低,质量门及售后问题,保守策略,定价过高。

4LV:中国市场退潮中

2015年底关闭了3家中国门店,即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三家门店。目前LV中国市场约50间门店,2016年已关2店。

自我剖析:中国人在全球各地为LV所贡献的营业额飙升10%,但亚洲市场跌5%。由于整体经济环境、中国的反腐政策、消费外流等原因而导致中国奢侈品消费增长放缓,以及奢侈品电商趋势,中国二三线城市门店苦苦挣扎,业绩明显下降。

外界评价:LV的品牌价值在下跌,目前正进行爱马仕式且更重手工艺及限量版的创新变革。中国市场的差额可由境外门店弥补,再者中国奢侈市场寒冬导致关店压力加大。

  时尚大牌篇

1、玛莎百货:关店调整

2015年关了5家门店,2016年内地剩余的10店已全部关停,正式退出中国。
自我剖析:马莎在海外市场的生存空间太小,且公司对海外市场了解太少。

外界评价:反应太迟钝,服装老气,营销弱不懂中国消费者,开店节奏失误,消费体验一般。

2GAP:北美大幅缩减中

2015年在北美关掉表现不佳的 175 间分店,2016已关75家店,财报同比下降6%

自我剖析:关店75家预计为GAP节省2.75亿美元的税前开支。

外界评价:当年的GAP是酷的代名词,如今则沦为平庸,北美销售持续下滑,不得不关店应对。

3A&F:再度暴跌

2016的一季度A&F便已有3960万美元净亏损,目前股价已两位数暴跌。2016在美国已关店近50家。
自我剖析:已改头换面,希望以更阳光的形象重新俘获消费者。

外界评价:消费体验弱,款式保守不够时尚创意,不懂全球新一代的年轻人,被ZARA等快时尚巨头截留。

4Bebe:北美调整中

2016年在北美已关近30间门店,目前全球剩下300家门店,还计划攻入亚太市场。
  
自我剖析:北美市场艰难环境和竞争加剧,关店的同时称将会迎来在北美和国际市场的批发业务扩张机会

外界评价:曾经是美国新女性品牌的代表,但目前显诸多问题。也找来代理刚进中国。

   卖场篇

1、沃尔玛:美国洗牌

2016年初沃尔玛宣布全球关269店,而在中国2016已关10店,关的都是三四线城市的店。

自我剖析: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快速发展中,过于密集的布局和过多的门店数量等拖累了沃尔玛的业绩。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的战略布局将驶入快车道。

外界评价:沃尔玛此次计划关闭的美国连锁店中,有95%以上与另一家沃尔玛连锁店距离不到10英里。中国则发力自营的社区MALL,计划2年内在中国增设约115家门店。

2、乐购:大衰退中

2015年在英国关闭了43家店,包括规模较小的ExpressMetro门店。2016年彻底退出中国,已把目前在内地经营的135家门店卖给了华润。

自我剖析:对市场的判断出现失误,没能跟上市场变化形势。

外界评价: 综合竞争力不佳,更多本土优势的卖场崛起挤占生存空间,Tesco乐购海外市场中国,美国,日本相继失败。

3、家乐福:风口已过

2015年家乐福在华关店数量超过15家,2016在中国已关3店,目前综合影响力大不如前。

自我剖析: 将重点布局便利店,并发电商业务,正全国打造六个现代配送中心。

外界评价:全球影响力正下降,在中国,正被本土的大润发、华润、永辉等逆袭。

  餐饮篇

1、黄太吉:风口已过

目前黄太吉承认一半门店已关闭,北京的门店数量已经从44家骤降到了20家。

自我剖析:称这些门店的开销及成本大,同时外卖平台型业务战场不断升级,黄太吉没有必要耗在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里。赫畅说黄太吉处于低谷,但依然有机会。

外界评价:黄太吉食物太难吃,副牌竞争力不高,外卖干不过BAT,餐饮工厂新生态小商户已不埋单。

2、麦当劳:重新来过

2016年在中国已关80家,麦当劳中国目前近2300家门店,正要象肯德基那样把中国业务全部打包出售,中信集团大概率接手。
  
自我剖析:抓核心客户,进行重新装修,以加快餐点的制作。通过更多强调食品的质量来强化形象,增加多样新品,以重新建立我们的客户与麦当劳体验之间的情感联系。

外界评价:本土餐饮崛起太快,而麦当劳一直变动缓慢,未能及时满足当下中国消费者的新需求。

3、湘鄂情:高端餐饮失势典型

曾是高端湘菜馆且已上市的新星,创始人如今跑路,目前3年关店近30店,剩余的10多家店也在陆续关门、转让、法院抵押清算。
  
自我剖析:2012年以来,在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出台下,原先依附于政务消费的高端餐饮业迅速进入寒冬,消费群体大量流失,企业利润直线下滑,高端餐饮全行业面临洗牌。

外界评价:未看清形式,变化不及时,创始人缺乏韧性及手腕,转型的几样新业务也没做起来,最终缺钱缺人无奈跑路。中国高端餐饮失势的一大经典案例。

  本土服装篇

1、美特斯邦威:继续下滑

巨亏超4亿,三年内关店1600家,创始人周成建已辞职。

自我剖析:激进开店,模糊品牌定位,过于看重移动互联网,没有做好一个裁缝,所以被市场抛弃。

外界评价:曾是中国本土零售逆袭代表,靠周董代言及模式崛起,但遭遇全球快时尚品牌的全面入侵,仿效ZARA败在视野、模式及品牌瓶颈,自身转型缓慢不抓消费者痛点,新推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太慢。

2、波司登:大幅下挫

2015年关店超5000家,2016已关近550家。

自我剖析:成本和资源投入获得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波司登正力求变得时尚、年轻,继续调整店铺,但力度会放慢。

外界评价:波司登连续19年在羽绒服市场上市场占有率第一,但羽绒服业务下滑,男女装业务拓展受阻,波司登的业绩跌入了一个冷冬。品牌在凋零,渠道在萎缩,在转型路上,波司登举步维艰。

  本土鞋履篇

1、百丽:形式反转

百丽2015年关了400多家店,2016已关近500家门店。在2011年开店最为疯狂的日子里,百丽国际平均每天都会新开2~3家店铺,如今形势反转。
    
自我剖析:受零售艰难大环境影响,以及线上竞争。大陆市场因租金费用属于变动费用,与销售挂钩因此大陆市场盈利能力受损较小,香港压力更大。

外界评价:中国鞋业的巨头老大,多元化的品牌及影响力更是让资本认可。但在互联网日益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大环境下,百丽仍然应变不及时,当年疯狂开设店铺和专柜模式终要被清算。

达芙妮:大败退中

2015年,达芙妮一共关了805家店,2016已关超500家间,同店销售增长率下降11.7%
  
自我剖析:大规模关店是为了应对低迷的市场情况以及租金压力。

外界评价:消费者需求已变,更有国际视野;加盟店问题太多、资金链断裂、裁员、电商被遗弃等传闻甚嚣尘上。

2、李宁:巨亏的下坡路

三年亏损31亿元,关店近1800店,2016关店收窄,但整体盈利能力依然下滑严重。
  
自我剖析:成本问题、渠道搭建、管理粗糙、董事会和管理层关系四大问题。

外界评价:5年前把品牌定位90后大失误,成本控制及品牌营销尚有问题,定价策略更是让曾经的消费者抛弃李宁而选择价格差不多的阿迪耐克折扣款。

 

来 源:东莞市华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东莞华拓咨询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39001号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三元里社区工贸楼602室  0769-89978958